用户专区

版权信息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  编:姜雨
  • 编辑部主任:窦春蕊
  • 地  址:陕西省杨凌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动物科技学院
  • 邮政编码:712100
  • 电  话:029-87091423
  • 电子邮件:huangn2002813@aliyun.com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1001-9111
  • 国内统一刊号 CN61-1449/S
  • 国内总发行:全国各地邮局
  • 邮发代号:52-113

投稿须知

友情链接

期刊搜索

当前目录

《中国牛业科学》创刊于1975年,属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良种黄牛育种委员会主办的全国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文科技期刊。本刊以促进畜牧科技与生产发展为宗旨,促进我国牛业科学研究发展,推动养牛产业化进程,加快农民致富。主要刊登黄牛、奶牛、肉牛、水牛、牦牛等各类牛种的繁殖育种,保健及疾病防治,牛的饲料、饲养管理,牛的养殖环境(牧场)建设、保护及养殖过程中的机械设施,牛奶(肉、皮和内脏等)加工,牛的产业经济,牧草和草地栽培、经营和管理,种草养牛、科技扶贫等,牛奶(肉)质量安全和品质检测以及与之相关的交叉学科在牛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其他动物在相关学科的科研成果。栏目主要有科学试验,综述,调查研究,专论,科技转化,牛产业发展研究及对策,环境保护,疫病防治及保健,饲料营养及管理,奶(肉)安全生产及品质检测,生物技术,教学园地,其他动物等。
更多>>

2025年第51卷第3期

(下载当期目录)

    • 科学试验
    • 乳酸菌和酶制剂对马铃薯渣-麸皮混合青贮效果及营养价值的影响
      辛晨,李玉龙,曹容容,张小玲,芦晶,胡海涛,张瑞,米虎伟,王砀砀,姚军虎,王腊梅,曹阳春
      探究复合乳酸菌、酶制剂对马铃薯渣麸皮混合青贮效果及营养价值的影响,以期为马铃薯渣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首先测定了乳酸菌的生物学特性,然后以马铃薯渣-麸皮为发酵底物,分别设置对照(CON)组、复合乳酸菌(LAB)组、复合酶制剂(EN)组和复合菌酶(LE)组,青贮30d后,分析其发酵品质、营养成分、有氧稳定性及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①乳酸菌培养16h菌株pH下降至4.0以下,且在pH为4时生长性能最优。②LAB组、EN组和LE组饲料发酵品质评分均为优;EN组和LE组粗蛋白质含量极显著高于CON组和LAB组(P<0.01),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极显著低于CON组和LAB组(P<0.01);LE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其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和乳酸含量最高;EN组的氨态氮/总氮极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1)。③所有处理组均表现出良好的有氧稳定性。④在门水平上,未发酵原料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发酵30d后各组饲料厚壁菌门占比明显提高;在属水平上,未发酵原料的优势菌属为乳杆菌属( Lactobacill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乳球菌属(Lactococcus),发酵30d后各组饲料乳杆菌属相对丰度明显增加。综上可知,复合乳酸菌和酶制剂的添加可以提高马铃薯渣麸皮的青贮品质,且复合菌酶制剂协同处理效果最好。
      2025,51(3): 1-10    [摘要](6)    [PDF](3)
    • 水牛MFSD2A基因CDS序列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梁莎莎,于农淇,鄢胜飞,黄荣春,潘伟军,李厅厅,卢瑛,黄健,谭正准,覃广胜
      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水牛主要促进因子超家族成员2a(major facilitator superfamily domain containing 2a, MFSD2A)基因编码序列进行克隆及分析。以水牛MFSD2A预测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XM_006061915.4)为模板,克隆了水牛MFSD2A基因完整序列,全长1572bp,可编码523个氨基酸残基;分子式为C2669H4150N652O725S23,分子质量57.71ku,半衰期30h,消光系数71445,脂肪系数105.56,理论等电点(PI)8.2,不稳定系数为34.78,总平均亲水性为0.462,说明水牛MFSD2A属于碱性稳定疏水蛋白质;二级和三级结构分析结果显示,水牛MFSD2A蛋白主要由α螺旋、β折叠、衍生片段和无规则卷曲组成,其中α螺旋占46.65%,β折叠占4.59%,衍生片段占16.25%,无规则卷曲占32.5%;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水牛MFSD2A定位于细胞质膜、内质网、细胞核和线粒体的比例分别为60.9%、30.4%、4.3%和4.4%,说明水牛MFSD2A主要分布于细胞质膜中;跨膜结构和信号肽预测分析表明,该蛋白存在10个跨膜域,不存在信号肽,故此蛋白属于跨膜蛋白,不属于分泌蛋白;磷酸化位点预测结果显示,水牛MFSD2A蛋白共有48个磷酸化位点,其中丝氨酸磷酸化位点22个,苏氨酸磷酸化位点21个,酪氨酸磷酸化位点5个;糖基化位点预测结果显示,水牛MFSD2A蛋白存在1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和77个O-糖基化位点;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水牛MFSD2A的氨基酸序列与黄牛、山羊、猪、骆驼、家犬和人的同源相似性分别为98.7%、98.5%、94.0%、93.5%、91.0%和87.0%,说明MFSD2A具有较高的保守性。
      2025,51(3): 11-19    [摘要](5)    [PDF](2)
    • 促性腺激素和饲养管理方式对蒙古牛超数排卵效果的影响
      宋倩,海龙,阿娜尔,辛满喜,德庆哈拉,张天宇,庞宇,马欣,道楞,鲍红梅,乌吉木吉,哈斯朝鲁,娜仁图雅,阿日贡娜,斯布吉德玛,苏雅
      以经产蒙古牛为供体,探究促卵泡激素FSH产地、剂量和供体母牛饲养管理方式对蒙古牛超数排卵数量及质量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8头供体母牛分为2组,第1组选取28头牛舍饲圈养,其中14头注射国产FSH、另外14头注射比利时产FSH进行超数排卵处理,注射总剂量均为455IU/头;第2组选取40头牛放牧饲养,均注射国产FSH进行超数排卵,其中19头注射总剂量为455IU/头,另外21头注射总剂量为490IU/头。结果显示,蒙古牛注射国产FSH后的有效超排率为92.9%,回收的平均总胚胎或卵子数(10.57枚)、可用胚胎数(5.79枚)、A级胚胎数(5.00枚)均显著(P<0.05)高于注射比利时产的FSH;FSH注射剂量和供体母牛饲养管理方式对蒙古牛超数排卵效果无显著影响(P>0.05),但舍饲圈养有效超排率比天然放牧高出19.2个百分点。综上可知,在综合考虑性价比的情况下,加强饲养管理并选择适量的国产FSH,可以有效替代进口FSH,适当降低FSH剂量不影响超排效果。
      2025,51(3): 20-24    [摘要](5)    [PDF](5)
    • 双PG处理技术对肉牛胚胎生产的影响效果
      欧阳晓芳,和嘉荣,苏华伟,和晓明,刘绍贵,李鸿,陈红艳,杨亮宇,上官步敏,石晓兵,卿胜奎,贾志虎,刘逸炫
      选用10月龄以上的纯种肉用型西门塔尔牛为供体母牛,探究采用2次PG处理方式的产胚效果及其对不同季节西门塔尔牛胚胎生产效果的影响。试验分3次累计将248头次供体母牛分为A组(A1、A2、A3)和B组(B1、B2、B3),对A组3个小组累计112头次母牛分别进行正常超排处理,对B组3个小组累计136头次母牛进行双PG处理。结果显示,B1组母牛头均生产胚胎数显著(P<0.05)高于A1组母牛1.68个,头均生产可用胚胎数极显著(P<0.01)高于A1组母牛2.18枚,头均生产A级胚胎数极显著(P<0.01)高于A1组母牛2.74枚,表明供体母牛超排前进行2次PG注射处理后,其胚胎生产效果明显优于未处理母牛。春季(A2、B2组)和夏季(A3、B3组)2种处理方法胚胎生产结果显示,A组母牛春季头均生产胚胎数和A级胚胎数分别显著(P<0.05)高于夏季2.67和0.54枚;B组母牛春季生产头均可用胚胎数和头均A级胚胎数分别高出夏季0.31和0.50枚,但差异不显著(P>0.05);B2组母牛春季生产可用胚率高于A2组和A3组,B2、B3组母牛生产A级胚率均分别高于A2组和A3组;表明供体母牛在超排前进行2次PG处理,可以明显提高供体牛的胚胎可用率和A级胚率,并且生产胚胎的数量和质量以春季表现更优。
      2025,51(3): 25-29    [摘要](2)    [PDF](2)
    • 腐熟牛粪中耐高温高效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及其复合菌系的降解效果
      祝梦柳,王佳璐,宋月,丁鑫,洪晓青,于洋,祝贺,李波
      采用纤维素钠平板法和刚果红染色法,从自然发酵腐熟的牛粪中分离得到高效纤维素分解菌,通过16S rDNA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菌种进行鉴定。以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为筛选指标,基于滤纸酶活性测试和拮抗试验构建复合菌系,并评价其对金针菇菌棒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筛选获得2株具有较高纤维素酶活性的菌株,鉴定分别属于台湾假黄单胞菌属(Pseudoxanthomonas taiwanensis)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2株菌等比例复配得到复合菌系,其产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为25.22U/mL,滤纸酶活性为14.95U/mL。复合菌系对金针菇菌棒表现出较好的降解能力,降解率高达47.47%。
      2025,51(3): 30-36    [摘要](4)    [PDF](2)
    • 平凉红牛体重估测的约翰逊法系数校正研究
      杨永栋,李昊,薛文勇,罗干,张强娟,兰娜,严鹏,刘呈堂,杨明桦,张燕,朱银霞,魏文鹏
      针对平凉红牛独特体型结构导致的传统约翰逊法体重估测误差问题,对约翰逊法公式中估测系数进行校正,为平凉红牛选育、活畜交易、科学管理等提供一种较准确的体重估测方法。测定100头平凉红牛(处理组50头,验证组50头)的体重、胸围和体斜长,通过反推法计算约翰逊法公式中的校正系数,并采用t检验验证估测值与实测值的差异。公式中原系数为10080,导致估测值系统性偏高29.51kg(P<0.01),校正后系数为11175,可使验证误差降至1.77kg(P>0.05),优化后的估测模型显著提高了对平凉红牛体重的估测精度。
      2025,51(3): 37-39    [摘要](3)    [PDF](2)
    • 调查研究
    • 平凉红牛与西杂牛生产性能对比及市场分析
      朱建纲,胡彦龙,邹亚宁,袁霞,李冰昱,程文昊,周亚丽,张宏飞
      为深入了解平凉红牛与西门塔尔杂交牛的屠宰性能、养殖效益及对其的养殖意愿和发展前景,助推平凉红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本研究通过现场调查询问、查看档案记录、平台数据统计、文献资料查阅等方式,对平凉市20家养殖场(户)、10个贩运户和5家肉牛屠宰企业近3年的生产经营数据进行了调查统计,并结合前期研究结果,对平凉红牛与西门塔尔杂交牛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平凉红牛,西门塔尔杂交牛养殖周期短、出栏体重大、眼肌面积大,养殖者的养殖意愿较为稳定,养殖利润较高,但其养殖利润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较大,适合作为常规牛种饲养;平凉红牛养殖周期较长、出栏体重小,但是其屠宰率、出肉率、大理石花纹评级等优于西门塔尔杂交牛,养殖者养殖意愿逐步增强,养殖利润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较小,可作为高档肉牛类群进一步培育壮大,发展前景广阔。
      2025,51(3): 40-45    [摘要](3)    [PDF](2)
    • 专论
    • 中国奶牛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聂林文,令幸幸,尚明玉
      奶牛产业作为畜牧业的关键组成部分,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改善居民膳食结构以及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奶牛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规模化、标准化养殖逐渐成为主要发展趋势,然而当前我国奶牛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文章系统梳理了我国奶牛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针对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从成本控制、品种改良、技术更新、疫病防控与环境治理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另对奶牛产业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认为未来奶牛产业将呈现智能化发展、质量效益提升、技术驱动升级三大趋势,为奶牛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2025,51(3): 46-50    [摘要](6)    [PDF](3)
    • 基于“三品一标”视角的新疆肉牛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周振勇,杜玮,李红波
      新疆肉牛业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优质畜产品产业集群建设的重要内容,伴随着新疆肉牛产业的发展与转型升级,推进畜牧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文章结合新疆肉牛产业发展现状与“三品一标”建设情况,梳理汇总了中国畜牧兽医年鉴公开的新疆肉牛养殖行业发展状况相关数据,针对新疆肉牛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中的不足,提出了新疆肉牛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可为新疆优质畜产品生产提供参考。
      2025,51(3): 51-54    [摘要](3)    [PDF](2)
    • 甘肃省饲料原料开发利用初步探索
      冉舒文,马英梅,肖怀东,孙旭春,穆占中,鲁录
      随着玉米和豆粕价格的日益增长,养殖成本也在不断增加,寻找玉米和豆粕的替代品势在必行。甘肃省因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出产了丰富的农特产品,也提供了潜在的饲料来源。文章探究了甘肃省可用于替代玉米和豆粕的特有潜在饲料,其中可替代玉米的能量类饲料有西北地区产量较大的西北玉米,能量较高、不易发霉、营养物质丰富的小麦和小麦次粉,蛋白含量高、氨基酸组成均衡的啤酒大麦,以及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马铃薯;可以替代豆粕的蛋白类饲料有种植广泛易获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高的胡麻饼和菜籽饼粕;可以作为饲料添加剂的有糖分含量高、可以改善饲料适口性的甜叶菊,以及种类丰富、保健效果明显的中草药。
      2025,51(3): 55-58    [摘要](5)    [PDF](2)
    • 贵州黎平地方黄牛产业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石明富,陈敏,宁祥敏,杨秀台
      贵州省地方黄牛产业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产业发展以及与当地农技干部及养殖场(户)负责人等进行访谈,并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后认为,黎平地方黄牛产业主要面临草资源匮乏、产业基础薄弱、综合保障不足等三大突出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要“做精小规模、做强大群体”的总体发展思路,建议应从选准养殖模式及相应的匹配技术、制定和完善产业标准、打造生态高档肉牛品牌等3个方面“做精小规模”,从落实好扶持政策、抓好典型示范、建好良繁体系、构建服务体系和完善产业链等5个方面“做强大群体”。
      2025,51(3): 59-65    [摘要](4)    [PDF](1)
    • 综述
    • 家养动物空间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常江浩,黄永震,岳怡冰,张国文,高雪,雷初朝,张君
      介绍了空间基因组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家养动物研究中的应用价值,简述了染色体构象捕获(chromosome conformation capture, 3C)技术、高通量染色体构象捕获(high throughput chromosome conformation capture, Hi-C)技术、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超分辨成像和原位测序等技术的研究原理及其进展,回顾了上述技术在揭示基因组三维构象与基因调控、细胞代谢及疾病机制中的作用,分析了空间基因组学在家养动物(如牛、羊、猪、鸡)中的具体应用,例如Hi-C技术解析牛肌肉发育的染色质动态重组,以及FISH技术助力猪胚胎发育的空间基因组重编程研究。指出尽管数据处理复杂和技术要求高,空间基因组学仍为家畜遗传改良和疾病治疗提供了全新视角,未来可通过提升技术分辨率和降低成本,进一步拓展其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分析表明,空间基因组学不仅深化了对家养动物遗传机制的理解,还为高产、抗病品种选育提供了新策略。
      2025,51(3): 66-71    [摘要](3)    [PDF]()
    • 技术推广
    • 肉牛育种核心群母牛早期指数法选择技术探析
      赵晓强,杨忠,李博,靳光,王栋才,淡江华,杨效民,张元庆
      肉牛良种选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选择方法历经单项选择法、独立淘汰法,逐步发展为指数法。太行云牛育种核心群母牛早期指数法选择技术参照了综合育种指数分析技术,结合母牛生产进程,及早采集体型外貌、生长发育、适应性、繁殖能力和泌乳力等相关信息,并分别给予0.1、0.3、0.15、0.3、0.15的权重进行计算分析,在3周岁时形成早期选择指数,进而按照指数值的大小对后备母牛个体进行排序,优胜劣汰,组建育种核心群。在目标性状信息的采集分析中力求全面系统,囊括了品种特征、外貌评鉴,初生重及日增重,肢蹄强健度及抗病性、耐粗性,产犊月龄、配种指数、易产性及产后发情,乳房形态及犊牛断奶重等信息。这一技术尚在试行之中,其指数构建的合理性、时效性和可行性尚需业内共同探讨,以改进措施、优化方案,尽快提升育种核心群母牛早期选择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025,51(3): 72-79    [摘要](2)    [PDF](2)
    • 高架床养殖技术在肉牛养殖中的应用
      吴玉海,林泳杰,黄浩晟
      随着现代养殖业的发展,传统养殖模式面临着土地资源紧张、环境污染和动物福利考虑较少等多重挑战。高架床肉牛养殖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养殖方式,以节约养殖空间、可改善牛的生活环境等优点而受到越来越多养殖户的关注。文章探讨了高架床肉牛养殖模式的特点、牛舍建设要求、日常管理注意事项以及牛的饲养管理、营养需求与疾病防治方法等,可为高架床肉牛养殖模式的推广提供参考,供养殖户借鉴。
      2025,51(3): 80-83    [摘要](1)    [PDF](3)
    • 浅谈繁殖母牛饲养与管理技术
      杨丽妮
      随着养牛业规模化、集约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对繁殖母牛的饲养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繁殖母牛作为养牛业生产的核心群体,其饲养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牛群的繁殖效率、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因此,探索和优化繁殖母牛的饲养管理技术,对于提升畜牧业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繁殖母牛的生理特点、营养需求、饲料种类与配比、营养管理、健康管理、繁殖管理、养殖环境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相关技术与措施,可为提升养牛业的经济效益、推动畜牧业进步、科学养牛提供实用的养殖技术参考。
      2025,51(3): 84-87    [摘要](5)    [PDF](2)
    • 静脉输血疗法在初生弱犊复壮上的应用探讨
      阚永强
      在实际养牛生产实践中,造成初生弱犊的影响因素较多,表现为犊牛初生体况下降、疾病多发,影响其后期正常生长和养殖效益提升。为此,文章就应用静脉输血疗法对初生弱犊进行复壮的应用方向进行了探讨,并就犊牛母源静脉输血的操作方法进行了归纳,提出了促进弱犊复壮的饲养管理要点,以期为提高犊牛养殖效益提供一定的参考。
      2025,51(3): 88-90    [摘要](1)    [PDF](2)
    • 几种可用于水牛的采血方法及其应用性评价
      翁小芳
      动物采血是畜牧兽医从业人员及科研工作者进行临床诊断和开展研究的常规操作技术,由于大家畜体型大,因此在采血过程中需要更专业的技术积累,以确保人员和畜体安全。文章详细介绍了颈静脉、尾静脉(动脉)、耳静脉、乳房静脉和面静脉采血时的具体操作方法,并对其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可为从事水牛产业的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2025,51(3): 91-93    [摘要](2)    [PDF](3)
    • 牛病防治
    • 中西医结合进行肉牛瘤胃积液诊治的思考
      董军民
      瘤胃积液作为反刍动物前胃系统的一种并发症,在临床上具有治疗后效果反复、后期恢复缓慢的特点,综合处置难度较大。为切实加强瘤胃积液的系统诊治,文章就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肉牛瘤胃积液的处置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及早控制酸中毒、尽快恢复胃肠道机能、合理进行泄下治疗的原则,并提出了强化饲草质量管理、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及早诊断处置、重视愈后护理等综合防控措施,以从根本上预防瘤胃积液的发生及愈后病情反复。
      2025,51(3): 94-96    [摘要](3)    [PDF](3)

    信息公告

    更多>>

    在线期刊

    排行榜top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