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目录
《中国牛业科学》创刊于1975年,属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良种黄牛育种委员会主办的全国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文科技期刊。本刊以促进畜牧科技与生产发展为宗旨,促进我国牛业科学研究发展,推动养牛产业化进程,加快农民致富。主要刊登黄牛、奶牛、肉牛、水牛、牦牛等各类牛种的繁殖育种,保健及疾病防治,牛的饲料、饲养管理,牛的养殖环境(牧场)建设、保护及养殖过程中的机械设施,牛奶(肉、皮和内脏等)加工,牛的产业经济,牧草和草地栽培、经营和管理,种草养牛、科技扶贫等,牛奶(肉)质量安全和品质检测以及与之相关的交叉学科在牛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其他动物在相关学科的科研成果。栏目主要有科学试验,综述,调查研究,专论,科技转化,牛产业发展研究及对策,环境保护,疫病防治及保健,饲料营养及管理,奶(肉)安全生产及品质检测,生物技术,教学园地,其他动物等。
更多>>
- 阿勒泰白头牛基因组结构变异分析
- 惠科铭,李莎,曹琴琴,陈秋明,郭杨
- 2023,49(3):1-4[摘要](90)[PDF](72)
- 胚胎质量和发育阶段对奶牛胚胎移植妊娠率的影响
- 郝海生,杜卫华,庞云渭,赵学明,赵善江,邹惠影,朱化彬
- 2023,49(3):5-9[摘要](68)[PDF](54)
- 不同培育方式对西门塔尔犊牛生长发育性能的影响
- 和嘉荣,雷衡,苏华伟,欧阳晓芳,何华川,李鸿,林向生,蒋传珠,刘绍贵
- 2023,49(3):10-15[摘要](70)[PDF](54)
- 宁夏固原市肉牛口蹄疫和布鲁氏菌病血清抗体检测与分析
- 郭亚男,王 莉,曹晓真,伏耀明,段洪威,王小龙,何生虎
- 2023,49(3):16-21[摘要](65)[PDF](46)
- 寻甸县肉牛主要疫病病原学监测和防控研究
- 吴海兴,金卫华,杜敏,夏春香,李慧琳,杨兰兰,王安奎,高月娥,杨凯,李金存
- 2023,49(3):22-25[摘要](65)[PDF](56)
- 不同播种时间对黑麦草与苜蓿混播种植下生产性能的试验研究
- 董丽娟,杨少华,王广,袁宇欣,陈璐,余梦琦,曹云龙,李广
- 2023,49(3):26-29[摘要](59)[PDF](39)
- 患病和痊愈牦牛源大肠杆菌对氨基糖苷类和磺胺类耐药性比较分析
- 李 阳,叶忠明,杨丹娇,陈朝喜
- 2023,49(3):30-35[摘要](65)[PDF](55)
- 不同诱食剂对乳肉兼用犊牛采食偏好的影响
- 罗东,潘浩,黄宗昌,龚飞飞
- 2023,49(3):36-39[摘要](58)[PDF](47)
- 牛CART基因启动子片段重组载体构建
- 郭跃荣,任静,李鹏飞
- 2023,49(3):40-44[摘要](64)[PDF](48)
- 宁夏肉牛产业链现状、问题与建议
- 冯兰,古帅锋,潘翠丽,魏大为,张令锴,蔡蓓,马云
- 2023,49(3):52-56[摘要](65)[PDF](58)
- 皮埃蒙特牛胚胎移植种公牛培育生产技术
- 王建钦,王伟廉,杜书增,谭书江,王二耀
- 2023,49(3):91-93[摘要](66)[PDF](51)
- 贵州安顺市肉牛产业全产业链发展路径研究
- 梁燕
- 2023,49(3):45-48[摘要](66)[PDF](45)
- 牛科物种甲状腺激素应答(THRSP)基因在乳脂合成中的功能作用研究进展
- 吴宇,苗永旺
- 2023,49(3):70-75[摘要](68)[PDF](51)
- 微量元素铁、铜、锌、硒对肉牛作用的研究进展
- 刘宏凯,王浩程,佟垚毅,郭文伟,高君平,岳春旺,孙茂红
- 2023,49(3):76-81[摘要](73)[PDF](58)
- 分子育种技术研究进展及新疆肉牛分子育种现状
- 马义诚,袁理星,叶治兵,崔繁荣,闫向民,周振勇,李红波
- 2023,49(3):82-86[摘要](73)[PDF](56)
-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牛肉品质研究的应用
- 马 桢,闫向民
- 2023,49(3):87-90[摘要](66)[PDF](55)
- 南阳牛遗传资源普查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 谭书江,惠冰
- 2023,49(3):49-51[摘要](61)[PDF](50)
- “皮南牛”培育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 姚伦广,孙爽,孙志和,李巧珍,白跃宇
- 2023,49(3):57-61[摘要](60)[PDF](54)
- 广西肉牛产业发展形式分析与建议
- 肖正中,周晓情,吴柱月,曹艳红,彭夏云,滕少花,吴蓓仪
- 2023,49(3):62-63[摘要](64)[PDF](47)
- 浅析如何突破肉牛产业发展效益瓶颈问题
- 刘志江,李仁,王淼,裴晓冬,崔名浩,鲁东金,郭天文
- 2023,49(3):64-69[摘要](62)[PDF](43)
- 犊牛常见病的诊治体会
- 江晓军,雷颖,封赟,杜蕾,陈宏,黄永震
- 2023,49(3):94-96[摘要](65)[PDF](52)
科学试验
技术推广
调查研究
综述
专论
疫病防治
- 阿勒泰白头牛基因组结构变异分析
- 惠科铭,李莎,曹琴琴,陈秋明,郭杨
- 阿勒泰白头牛是新疆阿勒泰地区的乳肉役兼用地方品种,具有白头、抗病力强和性情温顺特点。结构变异(Structure Variations,SVs)是影响牛表型性状的重要遗传变异形式。本研究旨在获得阿勒泰白头牛基因组SVs的特征和种质特征的候选基因。以20头阿勒泰白头牛测序深度为17.32X的基因组序列为基础,通过Delly、Lumpy和Manta三个软件进行SVs的检测,并通过SURVIVOR软件取交集进行整合,总共鉴定到37847个SVs。从类型看,缺失、易位、倒位、复制和插入的比例分别为55.5%、26.7%、8.7%、8.9%和不足0.1%。从长度看,缺失、倒位和复制的分布呈现右偏态。以频率大于0.9为标准,获得636个高频SVs,涉及865个蛋白编码基因。基因注释和富集分析发现,阿勒泰白头牛的高频SVs与免疫抗病和神经功能相关,契合了抗病力强和性情温顺特征,可作为相关特征的候选基因(免疫抗病:BolA-DQB、TNIP3、IL1RAP和IL1R1,神经性情:EPHA6、GRM7和HTR2A)。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发现ASIP基因5′非编码区存在一个缺失,该基因可减少真黑素的合成,在哺乳动物毛色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的结果可以为阿勒泰白头牛种质特征的遗传机制解析奠定基础,也可以为阿勒泰白头牛的资源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 2023,49(3): 1-4
    [摘要](90)     [PDF](72) - 胚胎质量和发育阶段对奶牛胚胎移植妊娠率的影响
- 郝海生,杜卫华,庞云渭,赵学明,赵善江,邹惠影,朱化彬
- [目的]为了评估胚胎质量和发育阶段对奶牛胚胎移植妊娠率的影响。[方法]使用63头青年奶牛作为供体进行超数排卵,评估回收胚胎质量和发育阶段。选择334头青年奶牛作为受体鲜胚移植不同质量和发育阶段胚胎。对胚胎质量分布、发育阶段分布、不同质量胚胎和不同发育阶段胚胎移植30天妊娠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可用胚胎中A级胚胎比例(60.78%)显著高于B级和C级胚胎比例(36.70%和2.52%)(P<0.05);致密桑椹胚比例(54.36%)显著高于早期囊胚,囊胚和扩张囊胚比例(18.35%,25.0%和2.29%)(P<0.05)。A级和B级胚胎移植30天妊娠率(63.55%和64.35%)显著高于C级胚胎移植30天妊娠率(44.44%)(P<0.05);致密桑椹胚、早期囊胚、囊胚和扩张囊胚移植30天妊娠率差异不显著(P<0.05),早期囊胚、囊胚移植30天妊娠率高于致密桑椹胚、扩张囊胚移植30天妊娠率(P<0.05)。[结论]选择不同发育阶段的A级和B级胚胎能够获得较高胚胎移植妊娠率,增加早期囊胚和囊胚阶段胚胎移植数量能够提高胚胎移植妊娠率。
- 2023,49(3): 5-9
    [摘要](68)     [PDF](54) - 不同培育方式对西门塔尔犊牛生长发育性能的影响
- 和嘉荣,雷衡,苏华伟,欧阳晓芳,何华川,李鸿,林向生,蒋传珠,刘绍贵
- 【目的】探讨不同犊牛培育方式对犊牛生长发育性能的影响。【方法】根据2018~2021年的犊牛培育方法及生长发育性能,以西门塔尔牛为研究对象比较四组的培育效果,试验I组采用带犊母牛白天放牧,其余时间随母哺乳;试验II组采用白天放牧+早补饲,其余时间随母哺乳;试验III组(传统组)采用带犊母牛全天舍饲,犊牛全天自由哺乳;试验IV组采用母牛舍饲,定时自然哺乳方式(按月龄限制哺乳次数)和犊牛岛内补饲。补饲组采用犊牛7日龄开始补饲,然后比较各组间0~4月龄(4月龄断奶)、4~6月龄犊牛的生长发育性能。【结果】结果表明:西门塔尔牛公、母犊初生重分别为45 kg和41 kg,四种培育方式对犊牛初生重影响不大;而试验IV组采用母牛舍饲,定时哺乳方式提高犊牛日增重明显,生长发育性能表现最好,料重比最低,4月龄断奶和6月龄体重都最高,公、母犊体重分别达217.19±52.27 kg和191.50±14.62 kg、296.11±26.51 kg和259.11±24.92 kg。3~4月龄采取过渡性断奶,定时哺乳和犊牛岛内补饲可提高犊牛成活率,减少断奶应激,促进犊牛生长发育,提高了种牛的供种水平。【结论】母牛舍饲,分月龄犊牛岛补饲,按月龄限制犊牛哺乳次数和时间方式培育犊牛的方法较好,促进犊牛生长最快,料重比最低。
- 2023,49(3): 10-15
    [摘要](70)     [PDF](54) - 宁夏固原市肉牛口蹄疫和布鲁氏菌病血清抗体检测与分析
- 郭亚男,王 莉,曹晓真,伏耀明,段洪威,王小龙,何生虎
- [目的] 为了调查宁夏固原市肉牛口蹄疫和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方法]通过采集74份不同月龄肉牛血清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种疫病抗体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抗体阳性率由高到低分别为A型口蹄疫(48.65%)、O型口蹄疫(43.24%)、布鲁氏菌病(12.16%)。混合抗体阳性率中主要以O型和A型口蹄疫混合抗体阳性率最高(58.54%)。O型口蹄疫在西吉县的阳性检出率最高(88.24%),彭阳县最低(6.67%);A型口蹄疫在西吉县阳性检出率最高(82.35%),彭阳县最低(26.67%);布鲁氏菌病在原州区阳性检出率最高(15.00%),泾源县和彭阳县未检出。从不同年龄来看,3种疫病均在>12月龄的肉牛中阳性率最高,分别为O型口蹄疫69.23%、A型口蹄疫76.92%、布鲁氏菌病15.38%。[结论] 固原市各个县区肉牛养殖地区均出现2种病原感染的情况,以O型和A型口蹄疫混合感染为主。在肉母牛养殖过程中,应加强对以上病原的检疫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 2023,49(3): 16-21
    [摘要](65)     [PDF](46) - 寻甸县肉牛主要疫病病原学监测和防控研究
- 吴海兴,金卫华,杜敏,夏春香,李慧琳,杨兰兰,王安奎,高月娥,杨凯,李金存
- 寻甸县是云南省肉牛养殖大县,据2021年统计,肉牛存栏、出栏数是全省排名第四县区,2020年的活畜交易量达45万头,牛年交易35万头,寻甸县“羊街牛市”已成为中国南方规模最大的活畜交易市场。为履行好寻甸县肉牛科技特派团职责,助力推进寻甸县“一县一业”肉牛产业示范县创建,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推动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2022年云南省寻甸县肉牛科技特派团成员对寻甸县肉牛主要疫病进行系统调查及疫病防治研究,2年来共完成了16个乡(镇)175个肉牛养殖场(户)的现场调查,并随机在全县16个乡镇71个肉牛养殖场(户)、1个屠宰场和1个大牲畜交易市场采集样品3267份,进行了口蹄疫、牛结节性皮肤病、牛蓝舌病、巴氏杆菌病、牛支原体、牛结核分枝杆菌、牛病毒性腹泻、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布鲁氏菌病、巴贝斯虫10个病的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牛结节性皮肤病、蓝舌病病毒、牛巴氏杆菌病、牛支原体、牛结核病、巴贝斯虫病6个病种的病原监测均为阴性;在73个养殖场(户)1394份棉拭子中检出牛病毒性腹泻阳性3份、牛传染性鼻气管炎阳性2份;在29个养殖场(户)899份全血样品中检出牛巴贝斯虫病12份,样品阳性率分别为0.22%,0.14%,1.33%;场阳性率分别为1.37%、1.37%,24.13%。通过2年持续地边监测边排查隐患,精准指导养牛户科学防控疫病、规范使用兽药、强化生物安全等措施,使养殖户掌握了科学养牛和科学防病技术,切实提高肉牛疫病防控和养殖水平,提高肉牛养殖效率和肉牛产品品质。
- 2023,49(3): 22-25
    [摘要](65)     [PDF](56) - 不同播种时间对黑麦草与苜蓿混播种植下生产性能的试验研究
- 董丽娟,杨少华,王广,袁宇欣,陈璐,余梦琦,曹云龙,李广
- 为了探索陕西高海拔地区黑麦草与苜蓿进行混播种植栽培条件,通过不同播种时间对黑麦草与苜蓿混播种植下生产性能的试验。结果表明:冬牧70黑麦品种的出苗时间、分蘖时间及返青时间等随着播种时间的延长而延长,其孕穗时间、抽穗时间、开花时间及刈割时间在8月中旬与9月中旬相一致,冬牧70黑麦品种的适宜播种时间以9-10月,9月下旬较好;甘农9号苜蓿的出苗时间、现蕾时间、初花时间及头茬刈割时间随着播种时间的延长而延长,适宜播种时间以9月下旬较好;冬牧70黑麦草在3个不同的播种期株高和株数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1),其倒伏率均为0%,在9月中旬种植的黑麦草产草量性状最优;甘农9号一茬与二茬苜蓿亩均鲜草量和亩均干草量在3个不同的播种期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1),在9月中旬种植的苜蓿产草量性状最优。重要试验结果为陕西高海拔地区黑麦草与苜蓿进行混播种植栽培技术,提高饲草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2023,49(3): 26-29
    [摘要](59)     [PDF](39) - 患病和痊愈牦牛源大肠杆菌对氨基糖苷类和磺胺类耐药性比较分析
- 李 阳,叶忠明,杨丹娇,陈朝喜
- [目的]为了探讨患病和痊愈牦牛源大肠杆菌的抗菌药物及其耐药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91株牦牛源大肠杆菌进行氨基糖苷类药物(链霉素和庆大霉素)和磺胺类药物(磺胺甲噁唑和磺胺二甲基嘧啶)敏感性试验,同时采用PCR方法检测氨基糖苷类相关耐药基因 aac(6')-Ib、aac(3')-IV及磺胺类相关耐药基因sul2、sul3的携带情况。[结果]结果表明:39株患病牦牛源菌株对链霉素、庆大霉素、磺胺甲噁唑和磺胺二甲基嘧啶的耐药率分别为30.77%、5.13%、61.54%和87.18%,aac(6')-Ib、aac(3')-IV、sul2和sul3的检出率分别为43.59%、25.64%、38.46%和41.03%;52株痊愈牦牛源菌株对链霉素、庆大霉素、磺胺甲噁唑和磺胺二甲基嘧啶的耐药率分别为42.30%、21.15%、94.23%和71.15%,aac(6')-Ib、aac(3')-IV、sul2和sul3的检出率分别为71.15%、19.23%、69.23%和51.92%。[结论]试验结果表明,痊愈牦牛源大肠杆菌对氨基糖苷类和磺胺类药物耐药率及相关耐药基因检出率均高于患病动物源大肠杆菌,应科学合理选用和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性的产生以提升牦牛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效果。
- 2023,49(3): 30-35
    [摘要](65)     [PDF](55) - 不同诱食剂对乳肉兼用犊牛采食偏好的影响
- 罗东,潘浩,黄宗昌,龚飞飞
- 对于乳肉兼用犊牛而言,能更早的采食犊牛料并提高采食量是实现犊牛早期断奶和提升日增重的关键手段。本试验结合市面上常用的三种犊牛颗粒料饲料添加产品(S1:0.03%乳香味诱食剂;S2:0.015%糖精钠;S3:0.3%包被丁酸钠)从诱食效果方面进行评估,选取效果最好的诱食产品在犊牛颗粒料生产中推广使用。试验结果表明:3种不同诱食剂对乳肉兼用犊牛诱食效果为S1>S2>S3。
- 2023,49(3): 36-39
    [摘要](58)     [PDF](47) - 牛CART基因启动子片段重组载体构建
- 郭跃荣,任静,李鹏飞
- 目的 构建以及鉴定可卡因—苯丙胺调节转录肽(cocaine-and amphetamine regulated transcript peptides, CART)基因启动子片段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为后续筛选CART基因核心启动子奠定试验基础。方法 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NCBI)基因数据库(登录号:NC_037347.1)获取牛CART基因序列,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启动子片段,经双酶切后连接pGL3-Basic载体。将pGL3-1222载体、pGL3-Control载体和pRL-TK载体转染293T细胞,检测细胞相对荧光活性。结果 pGL3-1222载体测序结果显示与目标序列一致,证明载体构建成功;转染293T细胞后,细胞状态良好且绿色荧光分布均匀、强度适中,则转染操作无误;检测相对荧光活性显示pGL3-1222组相对荧光活性显著高于pGL3-Basic,则证明CART基因启动子片段具有活性。结论 CART基因启动子-1200 bp — +22 bp区域双荧光素酶载体构建成功。
- 2023,49(3): 40-44
    [摘要](64)     [PDF](48) - 宁夏肉牛产业链现状、问题与建议
- 冯兰,古帅锋,潘翠丽,魏大为,张令锴,蔡蓓,马云
- 肉牛产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确定的“六特”产业之一。肉牛产业的发展对宁夏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产业链角度出发,综合分析了遗传繁育、疾病防控、饲料营养、养殖育肥、生产加工、销售等肉牛产业发展相关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产业发展建议,为宁夏肉牛产业高质量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 2023,49(3): 52-56
    [摘要](65)     [PDF](58) 技术推广
- 皮埃蒙特牛胚胎移植种公牛培育生产技术
- 王建钦,王伟廉,杜书增,谭书江,王二耀
- 引进皮埃蒙特牛胚胎,利用南阳牛作受体进行胚胎移植。不仅所生胚胎牛更适应当地环境条件,而且还节约外汇,减少疾病传播,充分发挥种公牛的遗传潜力。南阳牛作受体母牛体重在430~450kg,很少发生难产。皮埃蒙特牛种公牛年均采精次数72.1次,每次平均射精量5.11mL,一年四季均衡生产。同时,皮埃蒙特牛冻精的推广应用为皮南牛新品种培育提供优异的遗传材料。
- 2023,49(3): 91-93
    [摘要](66)     [PDF](51) 调查研究
- 贵州安顺市肉牛产业全产业链发展路径研究
- 梁燕
- 调查分析贵州安顺市肉牛产业养殖、加工以及品牌销售等环节的发展现状,立足当地肉牛发展优势,剖析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产、加、销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对策建议,旨在为加快推进安顺市现代山地肉牛产业发展科学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 2023,49(3): 45-48
    [摘要](66)     [PDF](45) 综述
- 牛科物种甲状腺激素应答(THRSP)基因在乳脂合成中的功能作用研究进展
- 吴宇,苗永旺
- 甲状腺激素应答(Thyriod hormone responsive, THRSP)基因参与动物从头脂肪酸的合成,主要在肝脏、乳腺和脂肪组织中表达,在转录水平上受到与脂代谢相关因子的诱导并作为转录激活剂调节下游脂肪合成酶基因的表达。本文对牛科物种THRSP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转录调控机制和调节脂肪酸合成的生物学路径及该基因多态性对泌乳性状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2023,49(3): 70-75
    [摘要](68)     [PDF](51) - 微量元素铁、铜、锌、硒对肉牛作用的研究进展
- 刘宏凯,王浩程,佟垚毅,郭文伟,高君平,岳春旺,孙茂红
- 微量元素在肉牛日粮营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肉牛日粮中需要补充的铁、铜、锌和硒的生理功能、相互作用、促生长效果和适宜添加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肉牛精细化养殖做好日粮配方提供依据。
- 2023,49(3): 76-81
    [摘要](73)     [PDF](58) - 分子育种技术研究进展及新疆肉牛分子育种现状
- 马义诚,袁理星,叶治兵,崔繁荣,闫向民,周振勇,李红波
- 经济社会的发展使人们对牛肉的经济性和肉品质要求提高,培育生长性能和生产性能更加良好的肉牛品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动物育种逐渐从表型性状研究向基因调控发展,通过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能够更加快速准确的选择目标性状,分子育种技术提高了品种培育效率并降低了成本,且繁育的后代优良性状更加稳定,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目前新疆肉牛分子育种的应用较少,多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且存在着经费不足和育种场规模小、难以获得足够的样本等问题。本文综合阐述了分子育种的概述、肉牛分子育种研究进展和新疆肉牛分子育种现状,旨在为新疆肉牛分子育种工作提供一定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 2023,49(3): 82-86
    [摘要](73)     [PDF](56) -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牛肉品质研究的应用
- 马 桢,闫向民
- 蛋白质组学已被广泛用于研究不同物种的肌肉生物学和肉质性状。牛肉作为肉牛产业的最终产品,其嫩度、颜色、多汁性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指标。牛肉蛋白质组学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清晰理解牛肉从肌肉到肉类转化的机制,而且也为进一步有效利用生物标志物、调控肉质变化关键因素等改善牛肉品质提供科学参考。
- 2023,49(3): 87-90
    [摘要](66)     [PDF](55) 专论
- 南阳牛遗传资源普查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 谭书江,惠冰
- 南阳牛原产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主要分部于南阳市宛城、卧龙、新野、镇平、方城、桐柏、邓州市、唐河8个县市区。本文以南阳牛为研究对象,综述了南阳牛遗传资源普查的现状和南阳牛产业发展的前景,提出了当前一个时期发展的重要任务。
- 2023,49(3): 49-51
    [摘要](61)     [PDF](50) - “皮南牛”培育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 姚伦广,孙爽,孙志和,李巧珍,白跃宇
- “皮南牛”是河南省南阳市历时30余年培育而成的专门化肉用品种,该品种利用皮埃蒙特牛作为父本、南阳牛作为母本,经数代杂交选育而成。皮南牛具有屠宰率高、生长速度快、繁殖性能好、皮质紧密且富有弹性等优点。本文论述了皮南牛的生产性能、繁殖性能、毛用性能,以及传统育种与分子育种取得的成绩,对皮南牛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展望。本文可为皮南牛品种继续优化改良提供理论依据,为肉牛产业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 2023,49(3): 57-61
    [摘要](60)     [PDF](54) - 广西肉牛产业发展形式分析与建议
- 肖正中,周晓情,吴柱月,曹艳红,彭夏云,滕少花,吴蓓仪
- 广西地处西南,光、热、水等自然条件优越,饲草、作物等生物产量高,具有开展肉牛养殖的优势条件。近年来广西肉牛产业发展迅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不利于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情况。本文通过对广西肉牛产业发形式进行深入分析,并给出产业健康发展相关建议。
- 2023,49(3): 62-63
    [摘要](64)     [PDF](47) - 浅析如何突破肉牛产业发展效益瓶颈问题
- 刘志江,李仁,王淼,裴晓冬,崔名浩,鲁东金,郭天文
- 随着肉牛产业从持续火热期逐渐回落,加上饲料价格的新一轮上涨,出栏育肥牛盈利空间被极度压缩,一度出现一定比例的亏损和弃养现象。这是市场规律调节的结果,是养殖业必然要经历的市场阵痛期。所以仅仅依靠高行情去获得盈利,促进肉牛产业的发展是不可能长久的。本文阐述了从提高种牛品质、提高母牛繁殖性能、抓好犊牛培育及早期断奶、粗饲料储备等几方面着手,抓技术提质增效,抓管理降低成本,理顺养牛投资理念,使肉牛产业安全走出低谷期,以突破肉牛产业发展效益瓶颈。
- 2023,49(3): 64-69
    [摘要](62)     [PDF](43) 疫病防治
- 犊牛常见病的诊治体会
- 江晓军,雷颖,封赟,杜蕾,陈宏,黄永震
- 犊牛的健康关系着牛场的未来生产。本文介绍了几种犊牛常见病的辨别及诊断方法,帮助牛场快速进行疾病判断。作者对几种疾病的病因、临床症状、诊断方式、治疗方法进行综述,旨在为犊牛的常见病的防控和选择治疗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 2023,49(3): 94-96
    [摘要](65)     [PDF](52)